西沙廖家的幸福生活 一个普通老挝家庭的改变

 全球电气资源 2023-10-28 08:49

 

  编者按

  澜湄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南方电网公司自2009年与老挝开展电力合作以来,已通过115千伏电力联网、230千伏老挝北部电网、南塔河1号水电站等项目,与老挝电力同行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老挝计划投资部部长坎坚·翁普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老挝经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特别是居住在中国投资项目所在地的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改善。共建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人民走上繁荣发展的幸福之路。

  位于老挝北部的小城琅勃拉邦是老挝著名的古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城市,是世界各地游客追求的“世外桃源”。

  西沙廖·坦玛通西和丈夫坎鹏·奥巴瑟就生活在这里。他们一家经营旅行社和餐馆。餐馆坐落在湄公河畔,黄昏时分,这里能看到落日余晖的美好风光,是游客观光的热门去处。

  然而,这家餐馆却曾经因频繁停电而陷入危机。记者来到这个河岸餐馆和西沙廖聊天时,她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改变。

  稳定用电的期盼

  每年6—10月是琅勃拉邦的雨季,潮湿而炎热。“以前夏天常常停电,冰箱的食物难以保鲜,风扇、空调无法使用,顾客抱怨很大。”西沙廖回忆,以前琅勃拉邦的电力供应时常不稳定。

  “我还经营过面包店,有时面包烤到一半突然停电,面包就等于白做了。长久下来,成本投入太大,家人就反对这门生意。”西沙廖的面包店就此关停。

  为了让老挝北部地区的人们过上更加亮堂舒适的生活,2015年,由老挝国家电力公司投资,南网云南国际公司总承包建设的230千伏老挝北部电网项目(以下简称“北部电网项目”)正式投运。这个项目将老挝北部电网升级到230千伏,并与中部电网并网,形成了全国统一的230千伏骨干网架,为老挝北部地区可靠电力供应提供了支撑。

  电力供应的明显改善为琅勃拉邦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也为西沙廖一家带来商机。

  2015—2020年,他们曾开过一家酒店。西沙廖提到,电力稳定供应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2015年以前,夏天常常遭遇电力中断,酒店里空调停了,客人们很不满。北部电网项目投运后,我们酒店可以为游客们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

  中老铁路“跑”出新机遇

  除了电力供应的改善,中老铁路的开通也给西沙廖一家带来了新的希望。

  “今年游客的数量明显比前两年多,特别是节假日高峰时段,餐厅人手都不够。”她告诉记者,随着疫情结束、铁路开通,生意日渐兴隆起来。

  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列车全线通车,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从昆明到万象可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为当地经济复苏注入动力,贸易、餐饮、旅游等相关行业都从中受益。

  中老铁路是一条绿色低碳的电气化客货运输铁路,更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而中老铁路外部供电项目为中老铁路的运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电力支撑,也为沿线地区用电负荷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最近一年搭乘这条铁路出行的泰国旅客尤其多。”西沙廖介绍,铁路不仅方便了老挝本地人和中国游客,也吸引了来自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游客。

  为更好的未来打拼

  为迎接络绎不绝的各国游客,西沙廖重新制定了经营策略。从2022年起,他们一边在湄公河畔经营旅行社和餐馆,一边在著名的旅游景点——关西瀑布必经之路上开了一家稻田咖啡店,其田园风情吸引了许多旅客,成了当地的网红打卡地。

  现在电力中断的问题几乎不再出现,西沙廖一家对经营餐馆更有信心。他们计划趁着雨季对餐馆进行一次全面装修升级,以便迎接11月的旅游旺季。

  西沙廖说:“我们在为迎接铁路带来更多的国际游客而做准备。我和丈夫商量着换一辆更大的面包车接送游客,也正在制作中文菜单。”

  虽然时常接待中国游客,但是他们一家还未曾去过中国。西沙廖和坎鹏打算带上三个儿子搭乘老中铁路列车到昆明旅游,让孩子们开拓眼界。

  对于西沙廖的家庭来说,三个儿子是未来的希望。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好好学习,特别是学好中文,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她的大儿子正在学中文,见到记者时还腼腆地用简单的中文打招呼。

  北部电网项目给渴望用上稳定电力的老挝人民送去光明和希望,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中老铁路的开通让西沙廖这样的商家生意更加红火,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生机。

  南网报记者 蔡译萱 卢翛楠 姜黎 通讯员 徐苔林

收藏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