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赏景+销售+农家乐”的乡村发展新模式下,万寿菊成为了“致富花”。 陈曦 摄
秋意渐浓,正是赏菊佳期。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的4万多亩万寿菊竞相开放,一幅独属金秋的迷人画卷映入眼帘。云南电网公司红河建水供电局工作人员主动当起了“护花使者”,走进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开展用电设备检查,以可靠的电力供应、优质的电力服务为万寿菊产业用电保驾护航。
电助力 足不出乡把钱赚
千山万壑一片金黄,建水县利民乡的花农们穿梭在金灿灿的花海中,摘花、装袋,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站在花海里笑得合不拢嘴的罗正秀大姐,今年请了14名工人来帮忙,这是她种植万寿菊的第4年。“今年一共种了60多亩万寿菊,以前家里主要种植烤烟、红薯,但是成本高、不好管理,于是改种万寿菊,经济价值高还好打理。预计今年的收入可达10万元。”罗正秀一边采花一边介绍,“万寿菊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素有‘植物软黄金’之称,销售渠道畅通,是咱们村的‘致富花’。”
万寿菊的生长需要充裕的阳光,且对水分的需求很旺盛。为全力做好万寿菊产业用电服务工作,建水供电局将优质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花农抽水灌溉用电需求进行了解,通过优化业扩报装服务环节缩短办电时限,同时加强对供电线路的运维,对设备进行全面“体检”,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帮助村民把“家门口”的这份产业做好。
“电有保障,菊花也好种,从去年开始种菊花后,我家的年收入增加了4万元,足不出乡就能赚钱,实在太好了。”蚂蚁老寨村村民杨树涛介绍,他计划今年再扩大种植面积,实现增产增收。
电充足 产业发展有保障
万寿菊富含天然色素,主要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剂,同时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领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021年,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建水县面甸镇过鲊村建立了万寿菊种植、储存及初加工基地,采收上来的万寿菊进入基地初加工后,出口至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工厂建设初期,建水供电局开通“绿色通道”,帮其新装总容量为730千伏安的变压器2台,为工厂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下,村民们不仅不愁销路,就近选择收购点销售,同时还可以进入工厂务工,增加收入。据悉,博浩生物科技公司最高每天可收购800吨以上的万寿菊,2023年预计收购2万吨,实现地方经济产值2800万元。
面对大规模的产量,博浩生物科技公司加工厂对用电需求进一步提高,加工高峰期月用电量达到15万千瓦时以上。为全力做好万寿菊产业用电服务工作,建水供电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检查加工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时处理各类设备缺陷和隐患。
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长袁小兵说:“加工厂不仅用电需求大,还看中用电可靠性。供电部门经常会派人过来帮忙检查电力设备,消除安全隐患。电充足,我们产业发展更有保障。”
电赋能 助力“赏花经济”发展
金色的花海,配上山顶的“风车”,构建了“普罗旺斯式”的美丽风景线。如今,建水县万寿菊的规模种植已为地方经济增值近1亿元。
万寿菊的种植在实现农户增收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打卡万寿菊,“金色海洋”带火了周边农家乐的生意。“电器化”加持下的农家乐,食物品质、餐厅卫生都得到安全保障。建水供电局根据农家乐的用电特点定期上门进行安全用电服务活动,解决用电安全隐患。
来自云南省曲靖市的游客宋泽锦说:“这里不仅景色美,还能吃到当地干净、美味的特色美食,以后有机会我还想来。”游客花海畅游、尽享美食美景,农户安心、舒心、放心用电,在“赏景+销售+农家乐”的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下,万寿菊成为了“致富花”,可靠电铺就了“致富路”。
(陈曦 马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