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公司茂名电白供电局工作人员上门为荔枝罐头加工企业检查生产设备安全用电情况。 赖增鹏 叶泽 摄
6月中下旬的广东茂名,139万亩荔枝正值销售旺季。早熟的“妃子笑”“白糖罂”已售罄,以核小、清甜闻名的“桂味”正在抢抓时间采摘发售。在这个荔枝年产量近60万吨,约占全国1/4、世界
1/5的全球最大连片荔枝生产基地,采摘、打包、预冷、发货、精深加工……随处可见人们忙碌的身影。
近年来,茂名市围绕着荔枝这一土特产“花式整活”,将小特产变成大产业。不仅做到了让茂名荔枝走向世界,还通过撬动百亿荔枝产业链的发展带动当地乡村振兴走上发展“快车道”。荔枝全产业链“开挂”背后,离不开优质电能的强力支撑。
不遗余“荔”
“摘得下来都卖得出去”
“我种荔枝30多年了。现在跟早些年不一样,销售渠道多,摘得下来都卖得出去。”茂名高州根子镇百桥村村民何健和谈起荔枝种植来,如数家珍。据他介绍,今年他个人承包荔枝250亩,60%种的都是早熟品种“白糖罂”,均价13元卖空。50%出售给老客户,微商、电商等约占30%,“光直播带货就卖了近2万斤,快递能到的地方都能吃到我们的荔枝”。
除了销往国内,茂名荔枝还走向了世界。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是茂名最大的荔枝出口备案企业。“从5月初开始,日加工处理量就达到了15至20吨,欧美国家是最大市场,今年来自东盟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的订单也有所增加。”该处理中心经理崔文颂介绍。
在崔文颂看来,荔枝种植环节全生长周期都离不开电力的加持。“你看树上方悬挂的那些灯泡,是为荔枝照明用的。另外抽水、下肥也都需要用电。没电没法干。”
除了种植环节,采摘环节的保鲜对电力更依赖。作为容易变质的热带水果,当地的226个“田头小站”集合了荔枝筛检、冷藏、冷链运输等全套装备。可使荔枝在采摘后3小时内,通过预冷锁鲜技术去除“田头热”,有效延长保鲜期,解决荔枝保鲜“最后一公里”问题。
“田头小站”用电不出岔子得益于茂名供电局下属各单位针对荔枝季的全力服务。“部分线路离变电站远、经过山岭雷区多,我们就缩短巡视周期,加强平时用电检查,利用红外测温、负荷监测等及时协助发现低压供电设备隐患,助力种植户抢抓荔枝销售窗口期。”茂名供电局旦场供电所所长蔡开明说。
精“荔”充沛
荔枝全产业链年产值超百亿元
剥皮、清洗、挑果……在当地的广东鹰金钱海宝食品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荔枝罐头加工的部分场景。“目前从事这个工序的大概有170人。后续还有清洗、杀菌、装罐、包装等环节。每天可以生产3万多罐。”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邹仕生介绍。
“我们将荔枝鲜果在真空状态下制成冻干果脆,全程‘零添加’,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荔枝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茂名市先有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波表示,卸果机、分拣机、蒸热罐等各类精加工设备对电量及电压稳定性的需求都很高,“目前安装了630千瓦专变1个,250千瓦专变2个,在安装专变、铺设线路等方面,供电局一直都给我们很大支持”。
这是当地进行荔枝精深加工的一个生动缩影。除荔枝罐头、荔枝冻干外,荔枝酒、荔枝汁、荔枝原浆、荔枝饮料等多种加工产品都实现了加工增值,加快荔枝三产融合发展。目前,茂名荔枝产业拥有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科技园,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及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0家,其中省级及以上17家,实现“生产、加工、科技、品牌、文旅”全产业链发展,产值超110亿元。
庞大的产业链背后,是用电量的急速攀升。为保障当地荔枝产业链各环节用电,茂名供电局打好工作提前量,让优质电走在需求前头。茂名高州供电局根子供电所所长何迪云说:“近两年,我们积极推进电网建设,建成投产了110千伏根子变电站,在建10千伏线路两条。下一步,还将紧跟地方政府的乡村振兴发展举措,提前介入,继续新增10千伏线路布点,助力荔枝产业链发展。”
“荔”小任重
荔枝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在省级“一村一品”荔枝生产专业村——广东茂名柏桥村,鲜果加工、仓储物流、冷链建设、电商带货……“龙头企业+合作社”及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今年的销售额目前有100万元,扣除成本利润大概在60%左右。”腰包一年比一年鼓,这是以何健和为代表的荔枝种植户们真切的感受。小小荔枝,不仅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产业链各环节也极大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
“我是附近马踏镇的。目前主要分拣荔枝,工资1小时14元。”在先有田公司,一名正在分拣荔枝的女士表示,因为她刚来还是生手,所以挣得不多,“熟手一天差不多能挣180块钱”。而在从事罐头生产的鹰金钱海宝公司,“新来的前三天保底每天130元,熟手按公斤算,有人每天能挣200多元”。
2022年茂名市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超85%的农户从事荔枝产业。荔枝主产镇人均收入高于全市30%,出自果农口中的“荔枝尊严”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热词。除特色产业外,人才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元素。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荔枝产业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返乡就业。“合作社里有培训基地,每年十几期荔枝种植培训班,每班100多人,30%都是外地回来的年轻人。”何健和说。
采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林常珍被柏侨村年轻人亲切称为“荔枝妈妈”,她为当地年轻人提供双向创业的平台,同时也给农民、小微企业提供销售平台。在林常珍看来,电力是推进乡村振兴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我们将服务荔枝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用电有求必应,大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茂名供电局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邓刘毅介绍,随着当地智能配电网的逐步建成。“低电压一张图”数字成果的充分运用,该供电局将更好地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强的电力支撑。
对于未来发展,林常珍有明确的认识和规划。“现在茂名荔枝已经全国闻名了,我们下一步就是要把品质做好,把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南网报记者 刘洋洋 通讯员 叶泽 廖香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