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惠州惠城供电局 完善网架结构 燃旺古城烟火气

 全球电气资源 2023-05-10 09:08

  看骑楼张灯结彩、听电音节律飞扬、品烧烤大快朵颐……今年“五一”假期,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桥东半岛的水东街文旅休闲娱乐综合体成了市民和游客钟爱的热门去处。繁华背后,广东电网公司惠州惠城供电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前预判负荷变化,完善电网网架结构,以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为当地文旅产业注入活力。

  以文旅为契机 下足“绣花功”改造

  4月16日22时,在水东街的一家西餐厅后厨里,老板刘琛穿着背心汗流浃背,一边通过耳麦不停地沟通订单,一边熟练地在电平底锅上煎煮着牛排,不时撒上特制的香料……

  今年2月以来,水东街的各式小馆几乎每天都爆满,生意十分红火。刘琛说:“每到周末,外地来的食客就占了店里人流量的一半以上,下午5点到夜里9点,店里能接待上百桌客人。”

  近年来,当地利用水东街千年商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具有属地特色的休闲商业区,带动了包括文创中心、文化展览、休闲娱乐、时尚餐饮、潮尚酒吧、精品咖啡等一系列文旅产业落地桥东半岛,水东街也因此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但伴随桥东半岛文旅休闲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力负荷也在不断攀升。2022年8月用电高峰期,该区域内负载率超过70%的变压器一度达到了17台,亟待提高电力供应能力。

  “按照以往应对区域电力负荷增长的思路,一个地方出现电力负荷饱和的情况,需要新增变压器,提高电力供应能力。”惠州惠城供电局工程建设部项目负责人郭宇靖说。如今寸土寸金的桥东半岛,已难以实现在现有土地规划上,额外增加电力设施用地。加上桥东半岛电力设备投入时间早,运行时间长,对现有电网架构改造升级迫在眉睫。

  桥东半岛是惠州“夜间经济”的黄金地段,又是居民生活“集聚区”,该区域的电力负荷集中在19时到凌晨5时之间,平均每条线路涉及用户超3000户。这就意味着在实施改造升级时,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电力负荷变化特点进行整合,建设供电负荷相对平衡的电力运行网络,提高当地的能源利用效率,避免线路设备出现故障,影响线路下商户和居民的正常用电。

  2022年下半年,惠州惠城供电局开展全面改造,通过增设电力线路路径和更换具备开断功能的智能化电缆分接箱,对已有线路进行合理分段,将每段自动化节点线路所涉用户数降至1000户以内,同时实现故障自动切断,有效提高该片区的供电可靠性。

  以客户为中心 实现停电“零感知”

  有了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之后,如何减少电力施工对客户正常用电的影响?从加快工程进度方面考虑,最优的施工方案是通过6次计划停电,对全长共计12公里的8回线路,以及14个电缆分接箱进行改造,但依照这个方案实施工程,在作业最密集时或将造成6105户客户停电长达15小时,无疑会对当地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惠州惠城供电局从客户用电体验出发,优化调整桥东半岛电力网架改造方案,提出“模块化”施工模式,控制每次停电改造的时长和影响范围,把原本6个周期的改造工作通过优化停电方案等方式拆分为16个周期,尽可能避开负荷高峰,同时动用发电设备对停电线路进行转供电,实现改造“零感知”。

  经过半年时间的紧张施工,惠城供电局今年2月共计完成停送电操作136次,转供电操作29次,派出发电车41台次,减少停电时户数8.4万户,顺利完成了桥东半岛网架改造工程。桥东半岛的电力网络也重新“脱胎换骨”,为该区域提供更为稳定、高效的电能。

  如今,走在桥东水东街繁华的街道上,骑楼商铺间行人熙熙攘攘,商业综合体车水马龙,渔歌非遗文化展览、汉服创意展览、国潮电音派对、文创购物市集配上烟雨江南小桥流水,尽显文旅街区的诗情画意和独特魅力。

  随着桥东片区旅游经济繁荣发展,惠州惠城供电局也将不断优化供电服务,从微小处入手,不断提升客户用电舒适度、满意度,以优质的电力服务推动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孔德淇 陈凌 黎凯燕 孙艺杰)

收藏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