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才旗帜 领实训之先

 全球电气资源 2023-05-10 09:08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通过任务锻炼、教育培训、交流培养、项目支持等举措,打造卓越工程师队伍,为公司储备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梯队人选,以实际行动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

  近日,2023年全国电力行业电力电缆安装运维职业技能竞赛(以下简称“电力电缆技能竞赛”)在广州举办。南方电网公司10人斩获高、中压组个人一等奖,4支队伍获团体一等奖,14人入选金、银牌技工。其中,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包揽高、中压组前三名,荣获团队一等奖4项,5名选手荣获“金牌技工”称号。近年来,广州供电局认真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工作部署,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将人才培养主战场从培训场转向实战场。

  以老带新 接力传承

  在电力电缆技能竞赛的实操比武环节,广州供电局输电管理一所检修部一级工程师慕容啟华对不到1毫米厚的外半导电层进行切削,半导电断口位置偏差不到0.1毫米。在他的处理加工下,半导电断口主绝缘表面被打磨得光滑细腻,宛如一个工艺品。高压电缆附件安装工序繁多,只有将加工的每个步骤做到尽善尽美,才能确保附件安装精确、高效。

  慕容啟华的这门手艺传承自广州供电局技能培训专业工作室。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州地区的用电量也急剧上升,电缆工程不仅造价昂贵,还面临技术垄断。在此背景下,广州供电局派遣电缆运维人员到国外学习,培养了一批以全国劳模、电缆专家陆浩臻为代表的技术工人。

  同时,为了更好地将电缆技艺传承下去,广州供电局陆续成立一批技能培训专业工作室,汇聚了不同年龄的电缆运维人员一起学习技能、交流经验、研究创新。获得电力电缆技能竞赛高压组一等奖的慕容啟华正是师出于此。他坚守运维检修一线,通过日积月累的项目实操,磨炼出精湛的技术,同时担任新员工入职培训导师,教授电力电缆安装、故障测寻等课程,累计授课时长逾1000小时。

  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新一代电力人逐渐接稳了接力棒。同样荣获竞赛高压组一等奖、来自广州供电局输电管理二所的90后青年李濛表示,虽然参加工作仅4年,但在单位的名师培养、人才联合培养等机制下,许多像他这样的年轻同事深入一线学习、锤炼实操技能。

  广州供电局按照“联动共建,标准示范”的原则进行培训课程课件资源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目前有375位特聘内训师。接下来,该局还将以电力电缆技能竞赛的获奖选手和优秀教练为主体,持续开展师带徒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传授精湛的技艺,发扬优良的作风,助力年轻电力员工快速成长成才。

  联合培养 探索破题

  近几年,业务实操人才培训需求增大,师徒制培养效率较低,电力新人有理论基础,但缺乏实操经验,是广州供电局生产业务运作中的一个痛点。如何大批量培养高技能实战型人才成为了该局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

  自此,广州供电局开始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之路。

  “常规的检修抢修场景难以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我们就联合多个单位,统筹全局优势资源集中培养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筹建的亲历者、广州供电局三级拔尖专业技术专家凌颖说。

  为了切实打造实训结合的培养体系,广州供电局为学员定下了受训后即能参与生产的要求,让所有学员在半年时间里集中学习电缆设计、敷设、附件组装、验收等所有环节,将电缆的检修全场景、全流程在现场学懂弄通。

  2021年,广州供电局、南方投资集团创新开展电缆专业联合培养,选拔了26名学员,培训周期6个月。联合培养班将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相结合:前期在清河电缆培训基地系统学习电缆专业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工程相关的实操技能;后期进入工程项目现场,参与勘查、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安装和验收等环节。

  “此次联合培养规模大、专业强、链条全,以同等标准、同等培养的原则,为主业、大集体企业提供互相对照、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机会,为双方培养了一批匹配发展、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技能实战型青年专业人才队伍。”广州供电局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说。

  三年来,广州供电局联合培养体制机制持续运转,把行业专家、工匠能手、施工单位以及各级负责人汇聚在一起,为这项机制的应用落地共同努力。截至目前,累计培养了百余名技术技能人才。

  依托项目 磨炼人才

  2022年,《广州供电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发布,明确提出实施重大项目与人才培养“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管理,在重大专项工作、重点科技项目、重大工程攻关等工作中磨炼人才,依托项目资源,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在各类科技项目、工程项目结题评审时,将人才培养成效作为项目验收的必备条件,形成“一个项目带出一批人才,一批人才打造一批好项目”的良好机制。

  继2021年联合培养试点成功后,2022年起,广州供电局大力推广培养机制,并于今年实现常态化运作。目前,广州供电局清河基地打造了涵盖全电压等级、全业务流程、全实景模拟的电缆综合实训区,同时可满足配网全生产链技术应用的场地、设备与情景需求;南沙基地拥有涵盖电力系统输、变、配、营各专业技能鉴定与评价的功能。

  “广州供电局46个供电所基本实现了‘一所一场’,员工在这里把基本技能练起来,就可以去清河、南沙集中攻关,最后在联合培养班成长为行家里手。”谈起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有亲历者表示这条培养路径清晰、完善。

  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广州供电局敢为人先,打破既有体制壁垒,开创“半脱产+全实战”培养模式,帮助许多电力新人成长为“老师傅”。如今,广州供电局的实训结合机制已逐步推广至输、变、配等生产全领域,推动广州电力技能人才持续向好发展。

  南网报记者 张静和 通讯员 欧阳宵 凌颖

收藏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