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电力集团宁明供电公司员工走进广西祥盛家居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传电力市场化交易政策利好。 曾远 摄
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员工为客户解读市场化交易最新政策。 马华斌 摄
今年,广西电力市场持续释放改革红利。1月以来,已累计组织8批次电力市场化交易,直接交易电量500.42亿千瓦时,完成年度交易计划的58.87%,交易平均价格49.29分/千瓦时,有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开门红”提供强劲动力。
2017—2022年5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累计市场化交易电量超3600亿千瓦时,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282亿元,推动电力市场互利共赢,释放惠民惠企红利,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一直以来,广西充分发挥电力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助力实体经济轻装上阵、“满电”生产。广西电网公司密切跟踪企业生产情况,重点掌握复产及增量用户需求,并全面传导政策红利,既保障发电企业的生产效益,稳定供应端,也满足用电企业的电力需求,服务负荷端。
精益调控,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广西电网公司提前了解重点行业用户交易需求,指导并协助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广西电力交易中心落实好稳增长系列措施,根据电力供需形势变化和市场主体诉求,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缩短交易周期,增加交易频次,满足市场主体多元交易需求。同时,持续引导改革红利向广西资源优势产业及重点行业释放,助力市场主体降本稳增。
2022年,广西电力市场持续活跃,新增了月内、绿电、需求侧响应等新交易品种,月均交易电量70亿千瓦时;市场主体全面放开至所有10千伏大工业用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累计准入市场主体10572家,同比2017年增长16倍。安琪酵母(柳州)公司是一家生物制品的生产、销售企业,今年来,该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1.8亿千瓦时,充分满足企业稳定生产的用电需求。
精益布局,满足用电用能需求
5年来,广西电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凸显,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和煤炭等一次能源价格上涨对市场的影响,市场交易预期较为平稳。一方面保障能源供应,以电力中长期交易稳定电力、电量总体平衡;另一方面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既保障企业发电效益,也为用能企业“满电”生产保驾护航。
2022年,广西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830亿千瓦时,占区内主网售电量的近50%。据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詹硕介绍,2022年,该中心根据广西燃煤电厂边际成本及交易特性,严格落实燃煤电厂浮动电价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疏导煤电成本约42亿元,有效降低煤电机组非停容量,保障了广西电力有序供应。
发电成本降低能够迅速传递到用电企业端。华润水泥(贵港)有限公司电气部负责人沈荣喜说:“贵港供电局及时传递广西促进工业企业稳产增产的用电优惠政策,春节期间我们加大马力开工建设,短短几天时间,企业就降低成本12万元。”
精益开拓,推动绿电消纳新途径
2022年,广西推动风电、光伏首次进入市场。目前,广西现准入注册风电、光伏发电企业144家,市场参与率达75%。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参与市场累计交易电量69.46亿千瓦时,预计可减少标煤燃烧约242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11万吨。风电参与直接交易以来,平均成交价格48.1分/千瓦时,比2022年市场交易平均成交价格低0.64分/千瓦时,为市场用户传导更多的改革实惠,刺激企业增产用电。
广西绿电市场化消纳成效显著,一方面充分发挥绿色能源丰富的优势,有力释放清洁能源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助力出口企业获取绿色电力交易凭证,给产品增加一道绿色认证。目前,广西绿电交易电量及绿证核发量均为南方区域第一。
广西珀琳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高珊说:“2022年,我们在崇左供电局的指导下,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平台,享受广西清洁能源富余电量消纳电费优惠政策,消纳清洁能源2600万度,压减了生产成本大概360万元。”
下一步,广西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决策部署,对电力用户进入市场实行注册制,推动电力用户更加便利地进入市场参与交易。在做好常规中长期交易品种的同时,还将积极融入南方区域市场,适时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以更高质量市场建设服务广西高质量发展。
(韦露 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