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改革开放都已经40年了,想想上世纪70年代我上班时的
周口电网,变化真是太大了。”10月30日,坐在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面前的周口电力系统退休老专家魏长春,禁不住感叹电力的变化。
在老专家的眼中,周口电网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而在改革开放40年的画卷上,周口电网的发展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改革开放10年征途:起步
1978年,周口电网还称不上是“网”,因为它只有两个点两条线。两个点分别是1970年投运的110千伏淮阳变电站和1971年投运的110千伏北郊变电站;两条线分别是总长度77.7公里的110千伏漯淮(漯河—淮阳)线和总长度7.8公里的110千伏周北(地区电厂—北郊变电站)线。当时,周口全区的用电量也仅有3.02亿千瓦时。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也开启了电网快速起步的时代。
十年磨一剑。从1979年到1988年,改革开放的第一个10年,周口先后增加了4座110千伏变电站和7条110千伏线路,新增变电容量9.09万千伏安,新增线路长度267.06公里。同时,还有3座110千伏郸城站、鹿邑站、西华站和配套线路在建。
1988年11月,220千伏淮阳变电站和220千伏漯淮线投入运行,标志着周口电网实现了从110千伏到220千伏的跨越。“那年,220千伏淮阳站1号主变进站的时候,比赶集还热闹,十里八村的老百姓都来看热闹,看几十个轱辘的大卡车,看那么大的铁疙瘩怎么安到水泥台子上。当时的交通还不发达,没有高速公路,变压器从保定运到淮阳,需要提前勘察道路,扩宽加固公路桥梁,现在,不管是铁路、公路还是水路都四通八达,就是500千伏的主变运来,也费不了那么大事。”魏长春回忆着当年的盛况,再次感叹时代的进步。
1989年,110千伏郸城站、鹿邑站、西华站和配套线路建成投运,周口110千伏变电站增到了9座。
上划15年岁月:发展
2000年5月17日,周口供电公司的前身——周口地区电业局上划河南省电力公司。
当时,周口电网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12座,变电站总容量70万千伏安,是1978年的10.7倍;输电线路总长471.63公里,是1978年的5.5倍。
但是,虽然增长数倍,可远远不能满足周口经济发展的需要,周口电网是一个具有“四个一”(一县一线一站一主变)特点的以220千伏淮阳站为中心的放射型电网,无法完成系统、全面调度,电网安全运行难以保证。
变化随之而来,上划后,在河南省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乘着农网和城网建设改造的东风,周口公司迎来了电网建设的春天。从2000年到2015年,一座座变电站拔地而起,一条条银线纵横交织,周口电网向着“坚强”的目标不断挺进。
2008年6月29日,110千伏中心变电站投运,这是周口第一座城市中心变电站,填补了全省18个地市唯有周口没有城市中心站的空白。同时,也创造了周口供电史上的一系列第一:第一座占地面积最小,安装工期最短的室内变电站;第一次采用GIS设备;第一次配置容量最大的5万千伏安的主变压器;主控楼第一次采用全框架结构;10千伏高压线路第一次采用全电缆隧道;第一次采用室内电容器等等,被《周口晚报》赞誉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沉舟侧畔,千帆竞过。在周口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下,至2015年,周口电网通过两条500千伏线路和3条220千伏线路与省网联络,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容量225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9座,较2000年增加8座;110千伏变电站39座,较2000年增加29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总容量538.95万千伏安,是2000年的7.8倍。
目前,周口电网已成为具有充足电源、坚强网架、变电布点合理的输、变、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都已大大提高,取得了长足发展。
“十三五”规划机遇:提质
2016年,是改革开放的第38个年头,也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刚刚过去,周口电网建设与“十一五”相比,实现了“三个翻番”:整体供电能力翻番、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翻番、10千伏配电变压器容量翻番。
但是,虽然保供能力增强,电网建设成效明显,由于周口公司是全省最后一个上划的市级供电公司,没有赶上大规模电网升级改造的时机,周口的电网基础依然十分薄弱,受电能力差、转供能力差、装备水平低。从一定程度上讲,加快推进电网建设,成为破解电力供应瓶颈的关键。
恰逢其时,“十三五”带来了周口
电网发展大提速的新高潮。
2016年12月29日,河南省电力公司与周口市委、市政府举行会谈,签署“十三五”电网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总经理侯清国承诺:“‘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电力公司会持续加大周口电网投入,围绕周口市‘一极两区三中心’发展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周口电网,开展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为周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力能源保障,让周口的用户特别是农村农户用上放心电。”
风满征帆破浪行。随着电网投资强度增加,电网项目前期和电网建设任务异常繁重。面对非常态的发展局面和巨大压力,在三川大地这片热土上,勤劳勇敢的电力建设者奋勇拼搏,攻坚克难,电网建设成绩卓越。
目前,19座110千伏及以上等级的变电站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迅速建成投运;2017年9月15日,农网升级改造“两年攻坚战”提前竣工,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4356.44千米,新建改造配电台区9926个,中心村、贫困村、机井通电三大专项工程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农村电网经过全面改造升级,旧貌换新颜!
百尺竿头需进步,欲穷千里上层楼。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歇,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根据计划,到2020年,周口电网发展将实现资产规模翻番、220千伏变电站覆盖所有县、110千伏变电站覆盖所有产业集聚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覆盖所有乡镇、10千伏配变覆盖所有自然村的目标。
推进周口电网快速发展,全面满足小康社会用电需求,是周口电力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们将努力铸就新的辉煌,书写新的篇章!
来源:国际电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