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获得电力”服务:用户满意为标尺 高效为准绳

 全球电气资源 2018-10-26 13:57

  ──能源监管办现场、非现场监管用户“获得电力”优质服务相关问题为“零”。
 
  ──12398能源监管热线用户 “获得电力”优质服务相关投诉举报为“零”。
 
  ……
 
  零问题、零投诉,这份拥有两个“零”的获得电力阶段性成绩单,来自对国家能源局用户“获得电力”优质服务情况重点综合监管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来自配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和地域供电能力质量并不平衡的西部省份──甘肃。如何克服以上问题对群众用电满意度、市场主体用电成本的影响,让群众和企业“获得电力”优质服务更加便利?
 
  近日,记者随同甘肃能源监管办相关工作人员,在对甘肃省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及用户开展“获得电力”优质服务情况的督查现场,就“获得电力”优质服务、改善用电营商环境等情况进行调查采访。
 
   量化管理:“电等项目”而不是“项目等电”
 
  地处丝绸古道河西走廊的金昌市,是一座因矿藏资源而设的工业强市。作为我国的镍钴生产基地,“工业化”是金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的印记。
 
  “‘坐等客户’的情况早就不存在了,宁可让电等项目,也不让项目等电。”金昌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张学云向记者坦言,金川公司、金化集团、金铁集团等大型工业企业都是该公司的主要客户,压缩办电时间是金昌供电公司最基本的供电服务要求。
 
  今年6月,张学云了解到金川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30万吨PVC项目将启动,便立刻联系该公司负责供电用电规划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张学云连珠炮式地发问让金川公司电气技术员马纯正印象深刻:“想得早,想得细,把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考虑进去了。”
 
  一开始,马纯正对完工时间并不乐观:“我们预计,在设计审查接入方案这个环节就可能花一个多月的时间。”然而,该项目电网侧最终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竣工检验。
 
  马纯正的办电经验,只是金昌供电公司进一步压缩报装办电时限,不断提升“获得电力”便捷度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金昌地区高压10千伏用户现场勘察、供电方案答复、竣工检验时限进一步压缩为1天、5天、3天。统计显示,该公司居民客户平均接电时间缩短至0.83天,低压非居民客户平均接电时间缩短至1.55天,高压客户平均接电时间缩短至32天。
 
  降低用电成本,关乎用电企业的发展。金昌供电公司从降低企业办电成本出发,加大业扩配套项目投入,缩短客户接电距离,规划建设供配电设施到客户红线,减少客户投资。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根据业扩配套项目计划下达4批17个项目,计划资金816.56万元。
 
  金昌市金川区南昌路恒昌华府的用电客户陈勇就是这项政策的获益者之一。
 
  申请增容50千伏安,若按原有模式,手续多,时间长且成本花费大。根据新的低压接入标准,他比原来节省了4000余元的费用。
 
  “怎样让企业‘获得电力’优质服务更加便利,让可获得的优质电能进一步影响企业的投资经营?我们着手制定了营商环境专题监测分析报告,量化管理服务质   量,以监测数据分析服务质量。”金昌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李学军表示,加强对标,找准问题,一切都是为了协助业务部门提升客户服务的便捷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放心服务:让用电企业和用户成为最大受益者
 
  背靠腾格里沙漠,南邻黄河河谷,位于秦王川盆地的兰州新区,曾是一片被戏称为“月球表面”的戈壁荒原。作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这里已经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和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
 
  “秦王川这一块原有的电网网架主要以农网为主,基础薄弱、线路供电能力不足、‘卡脖子’现象严重,可以说电网现状与新区建设发展规划是特别不相称的。”兰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魏德英向记者介绍,为确保兰州新区可靠供电,保证新区综合保税区各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兰州供电公司成立专项服务工作小组,为新区综合保税区开通报装“绿色通道”。
 
  今年以来,兰州供电公司还持续推行“台区经理制”“片区经理制”,明确每个台区、客户服务、电费回收等责任人,并依托设备、项目、客户等合理确定网格物理载体,形成“管理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
 
  “要靠服务赢得市场。我们必须从客户需求出发,通过差异化服务、用电指导、技术支持等手段为客户创造价值,达到与客户的共赢,让用户放心用电。”魏德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据了解,通过对供电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和对新区电网的持续升级改造,兰州新区初步建成了以中川330千伏变电站为枢纽,罗湾、周家庄、魏坪等110千伏变电站协调配套的供电网络。新区供电可靠   率达到99.981%,基本能够满足兰州新区发展建设对供电的需求,实现了由农村电网到城市电网质的飞跃。
 
  甘肃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电力网架结构不合理、配变容量不足、低电压、频繁停电等问题长期存在,特别是部分偏远、民族和贫困地区问题叠加,一定程度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降低了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度。
 
  针对以上问题,甘肃能源监管办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局供电监管和用户“获得电力”优质服务综合监管工作要求,强化用户“获得电力”优质服务综合监管工作,明确了“为公平高效营商创条件、为群众生产生活增便利”的监管目标,加强日常监管,建立用电营商环境日常监管制度,强化工作举措,推动电网企业把优化供电营商环境作为最为重要、最为紧迫的政治任务,全面提升业扩报装服务质量,精简手续流程,大力推行线上办电及上门服务。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甘肃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人表示:“不仅要保障广大电力用户优质电能‘可获得’,而且要让电力用户的获得感‘可持续’,努力营造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甘肃省各级供电企业按照监管要求,共计排查用户数39476户,2018年上半年高压报装2571户,小微企业208户。其中,低压流程环节缩减至客户感知的3个,高压流程环节缩成用户感知的4个;10千伏业扩和400伏非居平均接电时间为57.12天和3.36自然天,较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目标时间压减了29%和16%;2018年业扩配套电网工程投资计划2.18亿元,每户平均减少支出约2000元,减少客户投资约8086万元;2018年上半年累计推广手机App、电e宝230万户,线上办电90339件。

来源:国际电力网

收藏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