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东莞正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制造中心,实施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三年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多种举措推动下的东莞经济有了发展的新动能,而东莞供电部门扮演了“
电力保障排头兵”的可靠角色。
优质服务营造可靠供电环境
中秋已过,东莞暑热未消,用电负荷仍在高位,在高新企业最为集中的松山湖地区尤甚。今年以来,该地区用电量增幅居全市之首,截至8月份,南方电网广东东莞松山湖供电分局供电客户数达2.89万户,供电量达12.25亿千瓦时。
据东莞供电局松山湖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重点用电项目,分局开辟“绿色”通道。例如,东华实业的报装容量高达10900千伏安,从可研到外线通电,历时仅2个月;蓝思科技入驻园区面临厂房通电难题,松山湖分局紧急调派应急发电车支援临时用电,经过多部门的密切配合,8条专线均在10个工作日内成功送电。
同时,东莞供电局在松山湖开创了针对通信异常范围的容错模式,在通信正常的情况下,最快两秒内实现非故障区域的转供复电。
“一小时特征电网”保障东莞供电裕度
不仅仅是松山湖。为了实现南方电网提出的到2020年东莞主城区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低于1小时的目标,东莞提出在中心城区试点开展“一小时特征电网”目标网架体系规划建设。
据了解,至2020年前,城区计划新投4座变电站,分别是220千伏龙腾站、110千伏雅园站、110千伏中心站、110千伏新村站,新增180个出线间隔,新增变电容量1047兆伏安,从上级电源保障配电网的供电裕度。
同时,今年也有电网项目落地,极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例如,南方电网广东东莞纵江变电站配套500千伏线路二期工程6月底竣工投入运营,大大优化莞深电网网架结构,显著缓解东莞市供电压力,提高了珠三角负荷中心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调控中心优化停电计划
减少对客户生活影响
你有否发现,近年来日常生活中停电次数大大减少了?其实,计划停电一直都有进行,只不过利用“转供电”和“带电作业”的技术手段,供电局将停电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降到了最小。举个例子,在深夜时分停电几分钟,你可能都没有察觉,但相关作业已完成。这种“预安排停电”的技术活,由东莞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承担。
据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运行方式分部相关负责人黄安平介绍,作为电网的“最强大脑”,调度部门通过提前深度参与前期规划审查,有效减少了重复停电次数,大大缩短停电时间,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2018年上半年,客户预安排停电时间同比下降50%。”黄安平说道。
同时,哪些供电设施要优先建设、电网结构如何优化、停电影响如何降到最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会给出专业分析和建议。以110千伏卢溪变电站全停开展主网基建工程为例,该中心通过统筹主配网基建工程、技改、修理项目及主网预试定检计划,最大化优化停电计划,做到一次停电多项配合提高停电工作效率。
据悉,通过转供电、发电车保电、带电作业和用户结合停电等解决措施,该次变电站全停最终只产生停电时户数816时户(约0.0003小时),大大减少了客户平均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来源:国际电力网